调控后上万亿地产资金的六大流向
严厉的地产调控将使多少资金流出?又将有多少原本准备流向地产的资金转向?答案是上万亿元。
中金公司等机构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原活跃在房地产领域的资金将流向其他领域,资金规模至少在5000亿元以上。而按照国际惯例,如果房地产出现持续低靡,将会有更多投资地产的资金规模化的溢出。房产如果持续低迷一年,估计至少会有上万亿资金从地产流出。
然而,这些游资退出房地产之后,会转投何方?股市、金市、股指期货、世界楼市、艺术品市场、农产品……资金到底流向了哪里?
流向一:股市暂未成楼市资金避难处
市场原本以为房市被打压,炒房资金进入股市的传统资金流动方向将会再现;但事实却是,自“国十条”出台之后,股票市场爆跌400点,股市资金不仅没有增多,反而在减少。
综合多家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至5月6日,沪深两市资金整体表现为流出,共流出资金约4175亿元,其中主力资金流出436亿元,散户资金流出3739亿元。
事实上,在2006年之前,地产和股票两大市场一直存在 “跷跷板”效应,地产低迷会造成股市的上涨;反之亦然。 但资本市场改变了一切,流动性泛滥使股市和房价放量齐涨,整个社会财富呈爆炸式增长,打破了房产和股市的“跷跷板”效应,从而使得两个市场根据货币流动性的松紧,呈现正相关波动。
现在,当流动性紧缩成为普遍的市场预期时,股票和房产同步下跌, 股票的去泡沫化,房产的去杠杆化,大量资金没有有效的投资市场可去。
流向二: 杀向世界楼市 或步日本后尘
“中国人来了!”从日韩,到美欧、澳大利亚,金融风暴后哀鸿一片的房地产市场,纷纷感受到了携款而来、直奔房市的中国人的冲击力。4000亿元,据称这个数字是被中国政府近期调控楼市新政挤出来的投资资金,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杀向了海外楼市。日前《今日美国报》称:“一旦中国人积累了些资本,就要找一个出口。”
5月4日,韩国《朝鲜日报》报道,中国人在韩国济州购买了价值3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83亿元)的58套度假屋。上海150名投资者来到济州市翰林邑斋陵地区,就目前正在建设的综合度假园区进行了为期3天的投资洽谈,共签署了58份、价值306.09亿韩元的认购合同。
该报发表评论认为:“中国政府最近出台打压投机购房政策后,海外房地产市场逐渐成为中国人的新投资地。”这个观点有一定的根据。
当然,把中国人杀向世界楼市归罪于政府楼市新政似乎有些牵强。不过,随着国内外楼价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海外房地产市场将逐渐成为中国人的新投资地。当前,中国人在国内投资面临的选择较少。在国内股市处于一个相对冷却期,打压利害,其投资风险日益增大;国内房价持续飙升,让投资人望“房”兴叹。这样一来,中国人投资选择余地就更少了。而海外一些房地产市场,因其相关权利受较完善的法律保护以及长期投资价值的存在,便成为中国人投资的一个不错选择。
虽然我们无法判断中国人到海外购房是否符合当地的相关法律以及是否获得了中国与当事国政府的许可,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有钱才是硬道理。”姑且不论赴海外购房的中国人的购房意图究竟为何,至少我们可以认定能够取得“抄底外国房地产”资格的人,一定都是中国的富人,这些为数不多的中国富人能够信心满满地“抄底外国房地产”,最终凭借的就是“有钱才是硬道理”的财富底气。
流向三:“炒房团”转战股指期货
在房地产领域前步伐停滞的资金,近期已明显呈现向股指期货市场转移。同时,大部分资金是被楼市新政狙击而来。
5月12日股指期货创造成交新高纪录。中金所的数据显示,当天共成交31.5万手,成交额2671.67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25.19%。总持仓量达到14352手。同日,香港恒指成交量不足8万手,如果考虑到恒指买卖一手仅需10万元左右,中金所的期指则更显得火爆。
而且,股指期货交易资金和交易容量和活跃度增速明显呈激进态势。
根据中金所的交易数据统计,以主力合约IF1005为例,5月13日,成交量为217422手,成交金额达到1867亿元,此前一个交易日,这两项数据更是创出上市以来新高的273131手和2312亿元。与股指期货从4月16日上市首日的48988手和交易金额505亿元相比,成交量增加5倍,交易额增长逾4倍。
资金入场的速度是每周猛增,这些资金很大部分来自炒楼资金,而且,这股投资冲动表现强烈。
流向四:炒房资本吓跑艺术品老牌收藏家
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后,投资者有可能将资金持续投入到艺术品市场中。部分热衷于楼市的人士,因为获得专业人士引导,萌发了参与艺术品市场的热情。有媒体透露,比如一名在去年刚刚开始接触艺术品市场的投资者,近期表示将每年至少投入1000万元。
广州市文物总店总经理曾波强表示,“艺术品市场一年总成交也不过数百亿元,只要进一点资金就足以天翻地覆”。在多场拍卖会上,曾波强发现很多瓷杂的档次与以前相比低了几个台阶,但估价却甚至高于以前的一线拍品。比如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成交的印玺,2007年成交价为4000多万元,今年却拍出9000多万元高价。受热钱炒作影响,一些资深的收藏家甚至表示,看到春拍预展估价后都不敢参与拍卖会了,市场日益飙升的价格让他们退出江湖。
中国嘉德董事副总裁寇勤分析认为,中国目前很多投资渠道的手续程序限制也较多,而艺术品市场只要有资金准备和有可靠的专业咨询,就可以投资;艺术品市场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的基本原因还是文物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企业资金有强烈的追逐利润特点,特别青睐本身价格能在短时间内快速上涨的艺术品。不过寇勤并不认为热钱能适应艺术品市场的炒作,因为艺术品买卖周期比较长,“单靠热钱炒热艺术品市场会很难”。
流向五:“黄金热”持续升温
与大量的社会资金、银行资金的迷茫相比,对投资市场十分敏感的温州炒房团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掘金。
温州市区大南路聚才黄金旗舰店负责人说,最近前来咨询和投资的客户增加到日均百人,是前几个月的2―3倍。4月份温州公园路“中国黄金”店销量比3月份上涨了150%,有炒房客一次购入150万元的实物投资金条。
从2008年开始,温州就已经出现“黄金热”,在温州人的观念中,实物黄金就等同于货币。而由于大量资金进入黄金市场,今年以来,黄金的累计涨幅已经超过了30%。
如果政策继续打压房地产投资,并且股市行情不见好的话,未来还会有更多人投资黄金。和房地产、股市等不同,黄金的价格是国际市场主导的,受国内干预较少,具有更好避险性。社会普遍的通胀预期,更是引导了更多的资金流入黄金市场。
流向六:中药材“成”下一个大蒜
虽然西南旱情已缓解,而且眼下是药材消费淡季,但进入5月以来,各类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业内人士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国家出台政策调控楼市,大量民间资金投入药材业,继暴炒大蒜、辣椒后,中药材或成为下一轮炒作目标。
最近10来天,各类中药材轮番涨价,红花、白芍、桔梗、草果、云木香、丹皮、浙贝、羌活、水半夏、枸杞等药品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其中,桔梗、红花、草果、羌活等药材的价格比去年年底涨了一倍多。
不少业内人士感慨:在如此短期内、如此高的价格下、如此大产来临之时,价格突然大涨实属罕见。而正是在4月中旬,国家开始对房地产业进行大力的调控,很多人显然并不是长期从事药材生意,估计是做房地产、股票的人退出楼市和股市之后,进入了药市。
课程推荐
- 初级会计职称特色班
- 初级会计职称精品班
- 初级会计职称实验班
课程班次 | 课程介绍 | 价格 | 购买 |
---|---|---|---|
特色班 | 班次特色 |
290元/一门 580元/两门 |
购买 |
- 初级会计职称机考模拟系统综合版